中國時報【文╱王晨妍】
唐卡(Thang-ga),在藏語意為「松樹」,唐卡本意有二:一是平坦的意思,一是指政府的詔令,後逐漸演變為專指一種特殊的捲軸書,一種畫在布幔或紙上的畫像,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,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、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。唐卡的起源歷史悠久,從公元7世紀有文字記載,唐卡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,唐卡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盛衰、融合、傳承後,從地域上形成了四大主流畫派,即衛藏地區(西藏自治區)的勉唐畫派、康巴地區的噶瑪噶孜畫派、安多地區(青海地區)的熱貢畫派和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的青直畫派。
彩繪、印刷、刺繡…款式多樣
唐卡款式多樣,除彩繪唐卡與印刷唐卡外,還有刺繡、織錦、緙絲、貼花及珍珠唐卡等。刺繡唐卡是用各色絲線繡成,凡山水、人物、花卉、翎毛、亭台、樓閣等均可刺繡;織錦唐卡是以緞紋為地,用數色之絲為緯,間錯提花而織造,粘貼在織物上,故又稱「堆繡」;貼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緞,剪裁成各種人物和圖形,粘貼在織物上;緙絲唐卡是用「通經斷緯」的方法,用各色緯線僅於強烈的裝飾性。有的還在五彩繽紛的花紋上,把珠玉寶石用金絲綴於其間,珠聯璧合,金彩輝映,格外地顯得燦爛奪目。這些織物唐卡,質地緊密而厚實、花紋精緻、色彩絢麗;彩繪唐卡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;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、銀、珍珠、瑪瑙、珊瑚、松石、孔雀石、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、大黃、藍靛等植物為顏料,以示其神聖。
印刷唐卡則有兩種,一種是滿幅套色印刷後裝裱,還有一種是先將畫好的圖像刻成雕板,用墨印於薄絹或細布上,然後著色裝裱而成,這種唐卡,筆劃纖細,刀法遒勁,設色多為墨染其外,層次分明,圖案花紋與經絲交織下,視如雕鏤之象,風貌典雅,有立體裝飾效果。而目前,市面所售多是印刷唐卡與繪製唐卡。
內容題材廣泛 尤以宗教居首
《雙身勝樂金剛唐卡》,此唐卡出自於後藏阿里地區,這類的本尊雙運題材唐卡成為藏傳佛教的密宗最為生動、最具表現力、最富象徵色彩與藏族特有審美特徵的獨特藝術作品。主尊勝樂金剛是藏傳佛教無上瑜伽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,其頭戴五葉寶冠,呈展立姿,面呈憤怒貌,皮膚為藍色,雙手持玲,環抱金剛亥母,雙運於仰蓮日輪屍座上,其佛母身呈紅色,左手捧嘎巴拉,右手上揚,揮舞著?刀,以示斬斷無名慾望之苦。四周會有四臂人身、雙色憤怒像金剛等眷屬。門德揚拍賣公司董事長陳國恩表示,另外展內的《十一面觀音唐卡》更獲得高度關注,十一面觀音是六觀音之一,在六道中主救度阿修羅道的一切眾生,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其梵文的意譯為十一最勝,或十一首,有時又稱為大光普照觀音,由於形象上具有十一頭面,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。
十一面觀音菩薩的名號,是由其神咒而來。此唐卡十一面觀音,共十一張面孔,一面化惡有情,二面慈面,化善有情,三面寂靜面,化導出世淨業。此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,第十面為爆笑面,最上一面佛地,功德圓滿,十一面觀音在佛教供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按「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」中所說,稱念十一面觀音神咒可得十種現世果報,另外可得現身四種果報。無論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,對於十一面觀音的供養跟稱誦一直十分盛行,整體上師群以及度母排列對稱整齊,其畫風屬藏中地區之作品。
凝聚藏人信仰智慧 堪稱百科全書
唐卡的內容,是一部社會史的風俗畫,題材廣泛,內容無所不包,尤以宗教題材冠首,通常,有涉及佛教的唐卡畫裝裱後,需再請喇嘛念經加持,並在背面蓋上喇嘛的金汁或硃砂手印。唐卡內容概括起來,可分歷史事件、人物傳記、宗教教義經變畫、風土人情、民間傳說、神話故事、建築布局等等,可謂一部西藏社會綜合的歷史文化大辭典,縱括社會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軍事、宗教等各方面,無以計數的大小唐卡,為藏學研究的諸領域提供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。雖經幾百年的歲月,使用天然礦植物原料所繪製的唐卡仍是色澤艷麗明亮,璀璨奪目,唐卡的繪製極為複雜,用料極其考究,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,被稱為藏族的「百科全書」,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集西藏宗教、歷史、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於一身的唐卡,凝聚著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,記載著西藏的文明、歷史和發展,寄託著藏族人民對佛祖的無可比擬的情感和對雪域家鄉的無限熱愛。4787111FD62EF45D
- Jul 31 Fri 2015 16:19
藏族獨特藝術 唐卡之美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